容量:1140cc 泥料:原矿底糟青 年代:90年代
作者:中国工艺美术大师,中国陶瓷艺术大师,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李昌鸿
李昌鸿,男,中国工艺美术大师,中国陶瓷艺术大师,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,世界名人。1937年生,1955年进紫砂工艺厂,师从顾景舟大师。
1984年,与沈蘧华合作的《九头竹简茶具》荣获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金质奖,成为当代国际紫砂大赛获奖第一人。其作品:《丙寅大吉》、《九龙组壶》、《四方特奎壶》、《青玉四方茶具》、《一衡茶具》、《高八方壶》、《斗方壶》等,二十多次荣获国际、国内金银一等奖,在行业中有“获奖大户”之美誉。鉴于对紫砂作出的突出贡献,其业绩载于英国剑桥1997年名人录和国际名人录。
《青玉四方壶》是李昌鸿大师的代表作之一,在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。李昌鸿大师曾亲谈《青玉四方壶》的创作体会:“我中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,是我壶艺创作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的取材源泉。当新世纪的曙光冉冉升起,我跃跃欲试在历史的民族文化中先找题材,在紫砂艺壶创作上构思我的新作,华厦勤劳智慧的民族、从原始社会的旧古器时代,进化到新石器时代,演进到青铜器时代,创造我民族特有的灿烂中华文化,我借鉴青铜文化器皿造型的钟、鼎,构思我方型紫砂壶壶体的设计,在壶的嘴、鋬、摘子上,我借鉴了新石器红山文化时期的“玉鱼”、“玉龙”,及良渚文化的“玉琮”,便化成紫砂语言的嘴、鋬、摘子。 “玉鱼”的腾空之态,我把它设计为壶嘴的造型,正方形的头和身,吻部微伸,显示生命之感,鱼头与尾鳍用阴线压刻的手法把它表现出来,鱼的头部即是壶嘴的头部,在这头部塑上一对眼珠,给人形象的看到炯炯有神的鱼已成为贴切的壶嘴。 “龙”,是华厦民族创造的寓意性形象,体若一钩新月的红山文化的“玉龙”。是我壶鋬的借象,它那龙口紧闭,龙首下探前伸,吻部微微翘起,颈脊一簇卷起之态正是我要觅得的壶鋬之韵律,我同样以方形简洁、夸张之手法,塑造了玉龙式的鋬形,并亦在头部饰上一对眼珠,起到点睛之妙,使鋬造型富有矫健雄强的生命力体现在壶体上”。此作品造型雄健严谨、工精秀丽、精含于内、神见于外,具有极高的鉴赏收藏价值。